摘要: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服务和培养地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青年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力量,青年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短板。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并以浙江省内部分高校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现状出发,就如何加快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对策
高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具朝气、最积极、最活跃的新生力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如火如荼,但对于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不多,对于如何创造性地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创新能力的研究甚少,这显然是不够的。
本文以浙江省部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和途径,以期望推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为全面推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
通常来说,创新能力是指人类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当前,学术界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学者只是在研究相关内容时粗略地涉及,观点还比较零散。笔者以为,当前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项基本任务,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所体现出来的求异、求新,高效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各种能力的复合体。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76.8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49.69万人,高校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占72.43%。应该说,广大青年教师的加入给各地方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毋庸置疑,短时期内大批青年教师的加入也使得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深入了解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现状,项目组以浙江省内高校为例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和浙江科技学院等14所地方本科高校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09份,回应收率87.08%。本次调查涉及面较广、覆盖面较宽、回收率较高,调查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中,30岁以下的有38人,30-32岁的有45人,33-35岁的有56人,35-40岁的有70人,分别占总数的18.2%、21.5%、26.8%和33.5%;本科16人、硕士90人、博士102人、其他1人,分别占总数的7.6%、43.1%、48.8%和0.5%;初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134人、副高职称38人、正高职称7人,分别占总数的14.4%、64.1%、18.2%和3.3%;所属学科为理工科的有102人,人文社科的有65人,经济管理类有29人,其他学科的有13人,分别占总数的48.8%、31.1%、13.9%和6.2%。这样的分布比例与我国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总体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即硕士以上学历为主,理工科居多,中级职称为主,副高级以上职称缺乏等。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教师创新能力基本要素的认识。调查表明,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对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认可度较高,分别占比77.0%、74.2%、70.8%、68.4%、59.3%和52.2%;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及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认可度不高,分别占比49.3%、38.8%和1.4%。
(2)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对自身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不高,评价为“一般”的占65.3%,评价为“好”和“很好”的合计占22.4%,评价为“不好”和“很不好”的合计为12.3%;青年教师对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为“一般”的比例分别为:58.9%、59.3%、55.5%、56.0%、65.1%、27.3%,评价为“好”和“很好”比例合计分别为:37.82%、36.4%、34.4%、42.1%、28.8%、69.9%,评价为“不好”和“很不好”的比例合计分别为:3.3%、4.3%、10.1%、1.6%、6.1%、2.8%。
(3)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训情况。关于本校组织的教师发展培训活动对于提高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效果情况,调查显示,受调查青年教师中有55%的认为有帮助,有16.20%的青年教师认为没有或基本没有帮助,还有28.8%的青年教师表示说不清。关于提高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方面,调查显示,在待选的15个选项(限选3项)中受青年教师喜欢的方式主要有“加入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同行交流研讨”、“现场观摩学习”、“各类讲座或沙龙”、“专家论坛”、“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学科研实践”等8种,其中前三项推荐比例较高,分别为13.3%、11.8%和10.8%。
(4)表现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主要形式或成果。在关于“您认为什么样的形式或成果最能反映教师的创新能力”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待选的9个选项中,认可度较高的6个选项分别为“创新实践成果”“创新实践过程”“教学科研业绩”“教学学术论文”“创新成果展示”“带领团队获得成果”,比例分别为17.1%、13.8%、13.8%、13.3%、12.0%、11.5%。
(5)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关于“您认为目前制约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和提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待选的10个选项(限选3项)中,“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学校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政策”和“学校的人事管理政策”三项合计占比60.1%,比例分别为25.3%、22.7%和12.1%。其他选项接下来依次为“学校创新能力培养培训机制”“校内外的创新平台”“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创新实践进修平台”“校内外的创新团队”“创新导师的培养与指导”和“教师的创新实践技能”,比例分别为7.6%、7.3%、6.7%、6.4%、5.0%、4.0%和2.9%。
3.主要结论
除了调查问卷,项目组还走访问谈了浙江省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听取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及发展培训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不同类型高校虽有差异,但总体情况基本一致。具体结论如下:一是青年教师对自身的创新能力情况有清醒的认识,对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愿望比较强烈,尤其渴望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当前学校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政策和人事管理政策等过分量化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三是各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培训机制还不够健全,普遍比较缺乏相应的创新团队、创新导师和创新实践进修平台等。四是青年教师比较喜欢团队协作、同行交流、现场观摩和导师指导等形式的创新能力发展培训方式,对于教学学术论坛、专家报告和集中学习等其他培训方式认可度不是很高。
三、加快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若干建议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行为来自教师内在人格特征、观念态度、知识水平以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指出,“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不同,它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其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可见,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需求和个性,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外部驱动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1.着力激发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首先,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要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博爱之心,要让他们心中有“四爱”,即对学生有无私的爱,对教学有无限的爱,对学校有无尽的爱,对祖国有无穷的爱,这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其次,要着力培育校园创新文化。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激发青年教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最后,要努力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需求和创新动力。要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着力破除各种影响创新的禁锢,努力唤醒青年教师自我完善、创造成就的内在动机和愿望。
2.着力培育促进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环境
首先,应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努力构建以促进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其次,应努力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管理机制。学校应赋予青年教师一定的创新自由度,建立教学科研弹性管理机制,对重点的创新人员和创新团队实行一年以上阶段考核或团队考核等等。最后,要建立和健全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培训机制,努力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创新导师和创新团队,努力搭建跨学院、跨学科和跨专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或创新实践平台。
3.着力完善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培训体系
首先,要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强化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加强教学和科研等职业训练,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其次,要强化创新理论和创新技能培训。要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青年教师职前、职中和职后进修培训的各个环节,增设创造学、成功学、创造思维和创新方法等培训课程,强化创新理论和创新技能的培训和辅导。最后,要实行基于个体的多元化培训方式。要充分尊重青年教师个体需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努力构建多层次、网络状、立体化的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训体系。
4.着力优化促进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奖惩机制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政策,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柔性管理的原则,建立有利于青年教师专注学术、开拓创新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其次,要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学的创新绩效激励机制,努力建立目标激励、薪酬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发展激励“五位一体”的青年教师创新绩效激励机制。最后,要加强创新绩效监督。对于不想创新和不愿创新,在教学科研创新活动中混混沌沌、碌碌无为的青年教师要予以批评教育,乃至调离教师岗位。对于违反学术诚信,在创新活动中弄虚作假,甚至抄袭剽窃他人教学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要予以严厉惩处。对于严重失德的,要及时调离教师岗位,甚至予以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