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经验 > 正文 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专题设计问题讲授 精工极致内容为王—李圳老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线教学案例
时间:2020-07-02 16:15  点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增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01 打破传统教学方案,实现专题设计

线上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将线下教学照搬,而是在思政教育理论指引下对思政理论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那么,围绕着思政教材的二次开发”,则是线上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此,课程团队多次研讨,决定大胆打破教材架构,从而打造更切合线上教学的专题式方案。

           

02 引导学生问题意识,实现课程内容为王

所谓“问题意识”,即是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关注点结合,形成教学结合点,实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对接。其设计有三大原则,第一,问题是教学的起点。相比起传统教材多观点结论式阐述,问题式教学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第二,问题具有导向性。课堂上讨论问题绝非随机随意的,提出或解决最终导向应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纲要”课程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的讲授中,笔者会尝试提出“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挨打”“自称‘文明传播者’的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社会中国的腐朽落后,揭露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三,问题具有延伸性。思政课程中讨论问题绝非简单叠加,而是细化、分解教学主题,形成问题体系,从而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显示和展现了理论的逻辑,激发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模式的应用,突破了教师为主或学生为主的单级模式,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03 认同主流价值,教学效果明显

这种模式的应用,突破了教师为主或学生为主的单级模式,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采取线上教学后,利用学生喜欢QQ的心理和线上课堂形式的优势,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学习能力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次,利用网络互动的优势,把思政课抽象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通过创新的语言表达和新媒体手段生动呈现,让大学生即乐于接受也易于理解,在加深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喜好和提高理论素养的双重需求


最后,在线上教学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学视频营造一个个感同身受的历史情境,能触动人的心灵、使人深受感动,引起人的共鸣,使思政课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亲和力,为其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奠定了本体性的基础。





Copyright © 西安邮电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15 · 电话:88166723 · 地址: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东区 ·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