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湖南大学:人才既引得进又留得住
时间:2013-03-26 15:54  点击:

2012年,28岁的“青年千人计划”学者邓露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被湖南大学“破格”提升为正教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这样的“破格”提拔在湖南大学并非个例。

近年来,湖南大学的引才工作引发关注。仅以海外人才为例,至今已引进“千人计划”学者23名,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学者10名。

湖南大学的吸引力从何而来?人才引进之后又是否“留得住、干得好?”

以才为本——真心引进,细心呵护

“大学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坚持人才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善待他们,充分激发他们的教学、科研热情,学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院长、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蔚泓,原本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正教授。2000年,湖南大学将他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学校。“当时学校条件还不太好,但我们克服困难,专门给他建立了实验室,并且经常与他交流谈心,让他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赵跃宇说。随着对学校的逐步了解,谭蔚泓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湖南大学。在他的带领下,湖南大学的分子科学、生物医学、分子医学迅速崛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湖南大学在学校管理中一直遵循人才为本原则,始终强调要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重视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校、院领导主动与学者沟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千人计划”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许志,2010年被正式引进,湖南大学很快就为他配备了实验室。他在从事教学、科研,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同时,还申请了“高速公路事故防范与交通疏导物联网”等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最近,有3篇高水平论文被国际学术期刊收录。

“我们可以说是不拘一格引人才,不论年龄、不论身份,只要德才兼备,就真心引进、细心呵护。实践证明,优秀学者的引入对学校的影响非常巨大,一个学者不但可以发展壮大一个学科,甚至还给学校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选择。”赵跃宇说。

学术为尊——为每个人创造平等机会

怎样才能让引进的人才和学校原有人才汇成合力?湖南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很有开创性。

王晓晔,原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被湖南大学引进之后,她虽年过六旬、学有建树,但却十分谦和、虚心,与湖南大学原有的学术团队打成一片,并在反垄断法研究上取得了突出进展。

“学术是学者共同的愿景和事业。这就是尊重学术、以学术为纽带的力量。我们一方面强调学术优先,当涉及多方冲突时,主动为学术让路;另一方面坚持学术平等,对各类人才一律按统一的学术标准进行评判。”赵跃宇说。

为促进学术平等,湖南大学除了不遗余力、满足科研经费支持,还在职称评定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只需提交3篇代表性论文,先让校内外同行专家评议;合格后,再由5人组成的职称评审委员会投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行政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对于新进教师,湖南大学把握同一个标准,不分三六九等,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不留本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介绍,2011年,湖南大学做出硬性规定:原则上本校毕业的应届博士生不能留校。“关上一扇窗、打开一扇门”,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的博士对湖南大学青睐有加,已有123名优秀博士加盟,有效杜绝了“近亲繁殖”,促进了公平竞争,推动了学科的优化发展,培育了多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学风为要——营造健康生态环境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姜广辉教授是充分享受到了湖南大学学术自由氛围的众多幸运者之一。

当初学校引进他时,并没有在学术研究上提过多的指标计划和时间要求,只是希望他大胆发挥专长。结果,他在经学的潜心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要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全面地发挥作用,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一方面,规范和规则也必不可少。规范和自由都是优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赵跃宇说。

赵跃宇告诉记者,他曾经面试了一位美国某知名大学来校求职的博士。对方提出,来校后能否将在美国期间的研究成果以湖南大学名义发表。他断然拒绝,希望对方能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这位博士诚恳地表示接受,并对学校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湖南大学严格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除了关注其学科科研的显性指标外,也十分重视其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教学中的作用,并作为引进的条件和考核的指标。高层次人才的专职与兼职,严格按照合约管理,明确责任。

“学术需要良性发展,需要生态健康;优良的学术风气,则是营造学校可持续发展优良环境的关键。”赵跃宇说。

Copyright © 西安邮电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15 · 电话:88166723 · 地址: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东区 ·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